全球化工行業回顧與展望
經濟下行風險仍然存在
2015年,全球經濟繼續緩慢增長,變故頻發。IHS咨詢公司預計,2016年全球經濟的整體表現有所好轉,預期增長率為2.9%。其中,美國經濟將繼續穩健增長,歐洲和日本將小幅上揚,巴西和俄羅斯衰退壓力預期會有所緩解。同時,持續的低油價環境,以及來自歐洲央行(ECB)、中國人民銀行等貨幣刺激政策不僅會支持經濟增長,而且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上漲空間。然而,過高的公共和私營企業債務、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經濟的進一步滑坡,以及嚴峻的地緣政治形勢使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。這意味著全球經濟2016年陷于窘境的可能性仍然很高。
2010年以來,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降,2015年經濟增長率更是降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。IHS咨詢公司預測,2016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降至6.3%,并將在接下來幾年繼續減速。重工業、公用事業和采礦業的產能過剩,高債務水平,低收益率,以及負資本回報等問題,將繼續拖累經濟發展。另外,服務業和輕工業表現優異,并將持續保持活力,房屋銷售逐步回暖,房地產市場不再是一貫的負面消息。但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體系,短期內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有限。
石油供需將重歸平衡
2015年,中國制造業增速放緩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暴跌,進口需求大幅下降。盡管供應商紛紛減產,但需求下降的幅度遠大于減產幅度,未來這一趨勢仍將繼續。2015年大宗商品價格已下跌1/3,IHS咨詢公司預測,2016年大宗商品價格將開始走穩。
就石油而言,2015年中國需求的疲軟、美國產量的提升,以及歐佩克堅持不減產等三方因素造成供大于求,市場價格持續探底。經過2015年9~10月的緩和期后,價格下跌之勢愈演愈烈。12月初,歐佩克表示不會減產后,布倫特油價跌至40美元/桶以下。在價格大幅下跌的刺激下,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加170萬桶/日,主要增長來自中國和美國。由于一些新興市場面臨經濟困難,2016年石油需求增長有望放緩至120萬桶/日,但需求增長預期將超過供應增長,使全球市場供需大體平衡。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預計2016年上半年大致持平,下半年開始逐步回升。
同時,生產國之間的市場份額爭奪戰仍在繼續,美國頁巖油產量將是平衡全球供需的關鍵因素。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受低油價影響嚴重,2016年將繼續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盈虧平衡點。沙特認為,石油市場應由固有價格來調整,而非通過歐佩克供應管理來控制。沙特有意將產量保持在超過1000萬桶/日,隨季節需求變化,產量可提升至1060萬桶/日。
此外,伊朗也準備2016年重返石油市場,預計到2016年底產量將增加50萬桶/日。加之歐佩克2015年11月的產量高達3200萬桶/日,世界原油庫存可能進一步攀升。
化工業介于能源和消費品之間,因此本質上兼受兩方影響。能源價格的變化將影響化工生產成本,而消費市場變化最終會影響化工產品需求。由于能源價格大幅下跌,2015年化工業表現良好。
- 上一篇:化工行業低成本利益轉移給消費者 2018/12/22
- 下一篇:不銹鋼反應釜維護使用 2018/12/22